網頁

標籤

2003年1月6日 星期一

複製再多,靈魂只得一個

自「雷爾教派」聲稱全球第一個複製人「夏娃」(EVE)已經出世之後,生物複製(Cloning)再次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。複製人體器官細胞的科技,對醫學界貢獻良多,故原則上我並不反對。有趣的是,有些人認為可透過複製科技使人長生不死,或使死去的人復活,為複製技術這本來是最先進的科技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。

據說有不少有錢人希望將已死的兒女複製,使他們重生,這倒也不奇怪,只有幾歲便離開人世,父母愛子女之情是可以理解的。奇怪的是,竟然有人打算複製自己已死的母親!不是說懷念亡母奇怪,而是奇怪這人怎樣能接受一個小自己幾十歲的母親?嬰兒出世的一刻,他會不會趨前叫她一聲「媽媽」?複製兒女或是父母,在在都反映了我們對生命的看法。

如果複製的是一個剛出世便夭折的嬰兒,那麼這個新生的和那個已死的的確好像沒有什麼分別。但如果複製年紀稍長的,感覺上已有點奇怪;如果複製的是年長的母親,看著‘她’「返老還童」,驚嚇情度應尤勝《雙瞳》。其實任誰也知道,這個‘她’不是那個已死的‘她’,也沒有一個複製的‘他’就是那個「本來的」‘他’。遙遠的她/他,已經不可以再歸家,複製一個與她/他DNA一樣的人,也只是心靈上的一點慰藉而已。

我們樂於接受初生嬰兒的複製,因為在父母的眼中,嬰兒的樣子都是哭哭啼啼的,生命還是一片空白,「他」就等於他的相貌和他的天性等和他DNA有關的特徵,於是我們較容易使自己相信一個和他DNA一模一樣的人「就是」他。但當一個人漸長,有不同的際遇,開展了獨一無二的生命,我們便再不能以DNA來界定他了。「人」是獨一無二的,因為「人」不只是他的樣貌或性向等天生因素的總和,「人」的生命更包括了他的歷史和經歷,包括了他和身邊的人的關係。姑且讓我把這一統攝自我經歷及情感的生命體稱作「靈魂」。沒有人的靈魂是相同的,即使二人如何相似,甚至是孖生兄弟,也會因為經歷過的不同,各自過著不同的「人生」。生命是不能互相替代的,自己走的路,以前沒有人走過,將來也不會有人重蹈。

明乎此,該知道就算複製了最心愛的人,‘她’也不會和她一模一樣。‘她’不會有和你一起的愉快回憶,‘她’可能因為DNA而天生喜歡你,但不會有她對你的深厚感情。生命完了就是完了,靈魂不在了就是不在了,是憾事嗎?但這正是人生的意義。既有盡頭而又獨一無二,生命才這樣引人入勝。

人類聰明可以複製DNA,但距離複製生命,似乎還是遙不可及。好在!